网站首页 金检动态 检务公开 理论研究 法律法规 队伍建设 检察风采 机构设置 经验交流 案件信息公开
首页-->金水区检察院栏目-->检察风采
法治世界里的自由辞典
】编辑: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管理员  来源: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   时间:2014-07-04 05:44:52  浏览 人次

       什么是“法”?“法”就是要公正、公平,铲奸锄恶。《说文解字》云:“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什么是“治”呢?《玉篇·刀部》中说:“治,安也,定也。”法治就是运用法律制度化力量使社会秩序安定、太平。清《樵香小记》称“夫圣人之世,法制修明,世治也”,把法制的健全严明和社会的安定、太平作为对盛世的标准。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自古就有,各国皆备。然而现代法治其核心精神是民主与自由。自由,也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词。在文艺复兴时期,自由被定义为人性本身的解放,和宗教宣扬的禁欲主义相对,是冲破蒙昧枷锁的本源力量。启蒙思想家从现实出发,丰富了自由的含义,视之为人的理性的另一种表达。

    约翰·密尔在他的《论自由》中,深刻阐述了自由的本质,这也被学术界视为自由理念传播思想的科学里程碑和学理逻辑的起点。尼采说:“在人群中,他比自己独处时还要感到孤独。”后来罗素评说:这是西方思想史上最伟大最高尚的自由。

    古希腊时代,先哲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就认为,一切自由和法治都是“助产士的双手”和“理念”的影子,那些皇皇巨著的成文法典——包括罗马法和其后的民法典——都是法理的先验存在,都是“助产士的双手”催生和知识理念影子的发掘、收集和整理后的产物。也就是说,法治和自由的理念精神是先验和超验存在的,是人类文明的先声物而不是衍生物,这颇有我国宋代思想家朱熹“理在气先”的意味。这难道仅仅是东西方思想先哲们的灵犀一点吗?现代法治的技术伦理已经提醒我们,不要沉醉规则律法体制的技术合成,我们要规范的是人类性灵的释放,是自由世界里的高尚图景。关于自由和法治的荡气回肠式的画面,我们还是看看这个吧:

    犬儒学派的创始人第欧根尼常年住在一个大瓮里,像印度苦行僧那样靠行乞为生。某一天,他在沙滩上正舒服地晒着太阳看书时,亚历山大大帝慕名前来拜访他,问他想得到什么恩赐时,他却回答:“请把身子让开,别挡住我的阳光。”权倾一时的亚历山大大帝一时惊愕。

    第欧根尼这句话,用现代政治和法哲学去解读,它寓意的是消极式自由思想。就是说,作为公民,除了留足我的生存空间、有我生活的自由以外,我没有别的渴求;政府、权力不要渗透到公民的私人空间,不要去干涉公民的个人自由;政府做的有些事,看起来是好事,但实际上不一定是老百姓需要的;如果老百姓不需要,政府硬要去做,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惹得老百姓不高兴。这就是人权视野里的人性诉求,也是我们现代文明法治手法的最后“处女地”,谁逾越践踏了,谁就是公民追求民主和自由的公敌。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加思考便愈是心里感到敬畏和自由,那就是人类头顶灿烂的星空和我们每人心中永恒的道德律。

    据说,亚历山大大帝事后对身边的人说:“假如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一定做第欧根尼。”

    卢梭在巴黎郊外留下了独自一个人散步的背影:蹒跚的步履、瘦小的身形、抑郁的脸庞。这位欧洲启蒙思想家中的巨匠和孟德斯鸠一起奠定了民主、自由、法治的文明基石,从此法治和自由便共生共存、共灭共寂。现代法治社会和民主化进程便步上真正意义的学理与科学发展之路。

    黑格尔的书我读得不多,因为很艰涩难懂,但他的《法哲学原理》却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法是契约世界的哲学集成,法治是带牙齿的政治和宗教。这是我的个人理解,但现代社会,温情法治和人性关怀早已成为了司法机关终极实现其“垂拱而治”的不二法门。

    一般世俗层面对自由的理解往往要么是感官欲望的满足,要么就是肢体的天马行空或心灵的随心所欲。不尽然!我个人认为,追求和实现自由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层面和制度规范之上,这是必要的,也是必定的,更是必须的。但仅此还远远不够,法治规范下的自由是立体的、多向性的,它的指向一定是科学健康的发展,它的目标一定是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它的内容一定要有对真善美的把握——它的终极就是人人在平等中感受幸福。有自由才有真法治,法治实现过程之美就是在获得自由的体味中一路走来。这是法治世界里的自由辞典!


        (作者:王建斌  文章来演:正义网-检察日报)

 
Copyright - 2011 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郑州市博颂路18号 联系电话:0371-63752000 豫ICP备05012612号
技术支持:山谷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