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社会各界集中展示检察机关在忠实履行职责、推进检察改革、强化自身监督、深化司法公开、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公信力等方面取得的成绩。2015年两会召开前夕,高检网与正义网联合推出“高检院厅局长系列访谈”,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业务厅局领导与网民在线交流。 1月29日14时,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宋寒松将做客访谈室,向网友介绍“五进”专题预防职务犯罪活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工作的成果,以及今年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
主持人: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在遏制贿赂犯罪,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宋厅长,请您介绍一下目前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发展情况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宋寒松(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2012年2月,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全国联网开通,全国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平台正式运行。
宋寒松(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在各有关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协助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检察机关已建成互联共享的全国行贿犯罪档案库,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步入了运行规范化、操作便捷化、应用常态化的轨道,不断得以推广应用。
宋寒松(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据统计,自2012年全国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实现全国联网至2014年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434万次,涉及单位579万家,个人791万人。其中最高检受理查询434次,涉及单位4452家、个人2317人。2012年至2014年10月,有关部门和业主单位对经查询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2090家和个人2426人进行了处置。
宋寒松(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我们还充分利用行贿犯罪档案库信息资源,加强对贿赂犯罪信息的分析研究,首次对2008年至2013年中央企业贿赂犯罪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服务领导决策,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宋寒松(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制定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信息库建设方案,目前已进入研发建设阶段。积极参与国家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编制检察机关优良信用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基础目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宋寒松(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在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中,检察机关不断强化制度设计,加强规范化建设,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规定》、《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管理办法》,对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形成了包括信息录入、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受理查询、信息应用、异议复核、投诉处理、工作协作在内的工作机制。
宋寒松(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与此同时,检察机关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通力协作,建立查询工作配套机制与制度,把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纳入当地信用体系建设和相关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拓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与应用领域,净化营商环境,有力促进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全完善。
宋寒松(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目前,中央有关部委办及省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共制定了相关制度规定35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在南水北调主体工程招标项目中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商银行总行对各部门、各支行在招投标、物资采购,以及人员招录、融资贷款中普遍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提出要求,以防控金融风险。
宋寒松(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一些省、市、区制定的文件如《上海市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河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廉洁准入暂行办法》、《甘肃省市场廉洁准入规定》、浙江省《关于在全省工程建设领域开展行贿行为档案查询工作的通知(试行)》等等,都为做好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宋寒松(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下一步,检察机关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有关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的有关部署,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纲要(2014—2020年)》和《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的要求,强化措施,规范管理,加强协作,推动应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和工作。
宋寒松(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比如,积极推动中央层面在社会治理、招标投标、工程建设等领域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文件的出台;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开展批量查询、网上预约查询;启动职务犯罪记录库建设项目;促进信用信息互联共享等,以提升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使其更加科学、规范,切实有效发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遏制贿赂犯罪、依法保护市场主体、促进诚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新闻来源于:正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