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本院简介
检务公开
检察动态
清风航检
检察文化
法律法规
专项活动
机关党建
以案释法
首页
-->
以案释法
合租房是否构成“户”须具体分析
【
大
中
小
】编辑:刑事检察局 来源:郑州市航空港实验区人民检察院 时间:
2018-11-01 14:33:05
浏览 人次
近年来,合租人群日益增多,发生在合租房内的盗窃案件也时有发生。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合租房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对案件定性的认识不一。笔者认为,如果不考虑合租房内盗窃行为人身份等具体案情差异,对合租房内实施盗窃的行为均认定为“入户盗窃”有失偏颇,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户”的含义,从文义解释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词典》对“户”的解释有:(1)门;(2)人家、住户;(3)门第;(4)户头;(5)姓。与“入户盗窃”关系最密切的含义是“人家,住户”之义。现有司法解释在此含义基础上进行了限缩解释:“户”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照此解释,办公场所、旅馆、单身公寓等相对封闭的场所均不能认定为“户”。
其实,合租的各方不一定具有家庭关系,因此,结合文义解释和立法本意来看,“户”是指他人的住所,要求具备两个要件:一是功能特征;二是场所特征。“户”的核心含义是住所,并没有人数上的要求,单身一人居住的住所也应该认定为“户”。另外,厕所、厨房、客厅等并不是构成“户”的必要要件,如筒子楼里的住户可以认定为“户”。
在司法实践中,发生在合租房内的盗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外人进入盗窃,另一种情况是同租客实施盗窃。有人认为,对于前一种情况,由于合租房不具备家庭生活的亲密性、隐蔽性和私密性,因此不构成“户”;对于后一种情况,不具有“入户”目的的非法性,也不具有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特征,也不能认定为“户”。此种观点值得商榷。法律将“入户盗窃”入罪是因为入户盗窃既侵犯了公民的住宅权、隐私权,同时也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由此可见,对“户”的认定不以“供他人家庭生活”为限,合租客只要在合租房内是以生活、起居或者栖息为目的即可,并不要求“户”内居住的人必须要有亲戚关系等,因此,对于外人进入合租房盗窃的情况可以认定为“入户盗窃”。
对于合租客在合租房内盗窃的情况,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实践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各合租人同住一房,二是各合租人各住一房。对前一种情形,由于不具备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特征,难以认定为“入户盗窃”。对第二种情形,还需要区分具体情况,如果合租房客房间平时采取上锁等防盗措施,对于被害人来讲,其房间相当于与外界相对隔离,将进入合租房客房内盗窃的行为认定为“入户盗窃”符合立法精神;如果合租房客平时未采取任何防盗措施,这种情形不具备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特征,不宜认定为“入户盗窃”。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郑州市航空港
中国政府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
河南省人民政府
省级检察院网站
最高人民检察院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
海南省人民检察院
广西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郑州地区检察院网站
商丘市人民检察院
鹤壁市人民检察院
新乡市人民检察院
开封市人民检察院
驻马店市人民检察院
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
安阳市人民检察院
郑州市人民检察院
航空港区检察院
媒体网站链接
人民网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电话:67152222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夏季时间早8:30-晚6:00 冬季时间早8:30-晚5:30
地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慈航路与长安路交叉口西北角
Copyright -2013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 号